晋中这11个“金字招牌”如何用“手艺活”撬动2万人就业?乡村振兴新玩法!

22
超级管理员 发表于 2025-03-27 09:23:03

“一双手”能创造多少价值?在晋中,答案可能是“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,一群工匠激活一方经济”!最近,“平遥牛肉制作工”“左权核桃管护工”等11个劳务品牌火出圈,被认定为市级特色劳务品牌。这些带着泥土香的“手艺活”,不仅让传统技艺焕发生机,更成为乡村振兴的“就业密码”——直接带动2万余人次就业创业!今天,我们就来扒一扒,这些小品牌如何玩转大经济?



一、从“地方味”到“金招牌”:11个品牌背后的“就业经济学”


image.png

本次认定的市级特色劳务品牌分别是——

平遥牛肉制作工

介休亣亣家政

榆次东湖食醋制作师

榆次海玉食品包装工

太谷“暖心陪护师”

祁县玻璃吹制工

介休选煤工

左权核桃管护工

和顺寒湖月饼制作工

和顺“太行牵绣”刺绣工

昔阳压饼制作工


晋中这波“认证潮”绝非偶然。细看名单,“榆次东湖食醋制作师”“祁县玻璃吹制工”“昔阳压饼制作工”……每个品牌都深深扎根于当地产业基因。例如,平遥牛肉制作工艺传承千年,如今通过标准化培训和品牌化运营,让“老师傅”带出“新工匠”,既保护非遗技艺,又让农村劳动力“靠手艺吃饭”,月收入普遍提升30%以上。

数据说话: 截至2023年底,晋中城镇新增就业3.79万人,其中劳务品牌贡献率超20%!更亮眼的是,“榆社古建工匠”作为全省唯一“国字号”脱贫地区劳务品牌,已输出技能人才至全国,单项目人均年收入突破8万元。


二、破解“品牌密码”:政策+技能+流量,一个都不能少!

为何这些“土味”品牌能成爆款?关键在于政府“精准出招”:

  1. “一县一品”战略:立足县域特色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比如和顺县依托寒湖月饼非遗技艺,打造“制作工”品牌,年产值增长50%。

  2. “真金白银”扶持:从技能培训到创业贷款,晋中发放就业补贴近9000万元,创业担保贷款2.38亿元,直接“输血”小微企业和个体户。

  3. 流量赋能:政府搭台举办“星火创业大赛”,推动品牌上直播、进展会。例如“太行牵绣”刺绣工通过电商直播,订单量翻3倍,吸引年轻群体返乡就业。

网友辣评: “以前觉得‘工匠’是老古董,现在看,会做醋也能成‘网红’!”


三、劳务品牌的“晋中启示”:乡村振兴还能这样玩!

晋中模式给全国打了个样——劳务品牌不是简单的“贴标签”,而是产业链、人才链、文化链的深度融合:

  • 产业联动:太谷“暖心陪护师”与当地养老产业绑定,既解决就业又补足服务短板。

  • 文化破圈:“介休亣亣家政”融入晋商诚信文化,打造高端服务IP,单月订单破千单。

  • 数字转型:晋中率先上线创业担保贷款“一网通办”平台,从申请到放款最快3天,比传统流程提速70%。

未来展望: 随着“技能山西”建设推进,劳务品牌或将向数字化、国际化延伸。比如,榆次海玉食品包装工能否借力跨境电商,把“晋中制造”卖向全球?值得期待!


结语:
劳务品牌的“晋中实践”证明:乡村振兴不是“硬扶贫”,而是“活造血”。当传统技艺遇上现代管理,当乡土人才遇上政策红利,“小品牌”也能释放“大能量”!下次去晋中旅游,别忘了尝尝“寒湖月饼”、看看“祁县玻璃”——你买的不仅是产品,更是在为2万人的就业梦想点赞!

互动话题: 你的家乡有哪些“隐藏款”劳务品牌?评论区晒一晒,没准下一个“网红”就是它!


本文参考来源:
[1] 晋中市认定11个市级特色劳务品牌(腾讯新闻)
[7] 晋中市2023年就业形势报告(中工网)
[8] 山西劳务品牌推进会(中新网)
[6] 太原劳务品牌奖补政策(搜狐新闻)

(声明:本文内容为作者原创,数据来源官方公开信息,转载需授权。)


0354-2087919